据集邦咨询(TrendForce)最新发布的《Gold+会员:全球LED市场供需数据库及LED产业季度更新》报告显示,2025年在美国提高关税等外部因素影响下,企业经营成本上涨导致产品价格走高,抑制全球消费需求。然而,Micro/Mini LED、车用LED、植物照明、紫外/红外LED等细分市场仍展现出良好的成长动能。集邦咨询预计,2025年全球LED市场总产值将达到130亿美元。
由Kinglight晶台MIP0606 LED打造的超高清显示面板在InfoComm China 2025上吸引韩国客商驻足观摩
下面,就让我们跟随集邦咨询的脚步,一探LED行业各细分领域潜力应用市场的亮点吧。
受AI技术快速发展的推动,厂商将资源更多倾斜至AR设备。具备高亮度、小型化特性的Micro LED单色光引擎,在AI浪潮带动下已被率先应用于信息提示等简单功能,短期内为头戴式设备创造了部分市场价值。
然而,AI眼镜的兴起反而放缓了Micro LED进一步渗透的节奏,因单色引擎同质化严重,难以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。长期来看,AI眼镜作为载体仍具备丰富的应用拓展性,有望为Micro LED全彩显示技术的发展奠定基础。
目前,单晶全彩Micro LED方案逐步成熟,而波导技术对效率的要求也日益提升。解决方案商与材料厂商持续创新,将有助于降低整体成本。TrendForce预测,Micro LED器件凭借规格优势将在2027年后于AR领域迎来真正的成长爆发。
Micro LED AR眼镜
TrendForce指出,2024年Mini LED(COB)显示屏市场需求持续快速攀升,三星、LG、利亚德、洲明、艾比森、京东方、希达电子及雷曼光电等为主要供货厂商。技术方面,芯片尺寸正从04x07mil逐步向03×07或03x06mil演进。在终端市场需求持续升温的带动下,Mini LED晶圆出货量依旧维持强劲成长态势。
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,车厂积极导入ADB自适应远光灯、Mini LED尾灯、贯穿式尾灯、智能氛围灯及Mini LED背光车载显示等高附加值技术,用于差异化产品营销,带动2024年车用LED市场持续稳健成长。
展望2025年,车企仍将面临降本压力,LED供应商将被要求适度调降报价。同时,在整体经济不确定性影响下,车用LED价格将承受一定下行压力。尽管如此,TrendForce根据主要厂商在手订单研判,2025年下半年车市有望回温,并在2026年持续导入新型LED技术。整体来看,2025年车用LED市场规模预计将增长至35.09亿美元。
车用LED照明近年来增长迅速
相较传统紫外灯具,UV LED具备更长使用寿命及更简洁的光学结构。包括Nichia(日亚化)、Seoul Viosys、Violumas、UVT等在内的厂商已推出涵盖UV-A、UV-B与UV-C波段的全系列产品,致力满足市场对替代传统UV灯的多样化需求。
随着技术逐年成熟,深紫外(DUV)LED不仅广泛应用于消毒净化、光疗与植物照明,也能提升固化制程的产品品质与稳定性。2024年第4季度至2025年第1季度,ams OSRAM与Nichia分别推出115mW与135mW UV-C LED器件。2025年上半年,≥100mW UV-C LED单晶封装的主要厂商还包括Violumas、NKFG、UVT与光宝科技。
整体而言,UV LED市场增长动力来源于UV固化市场的稳定需求,同时UV-C技术在空调、空气净化与流动水杀菌等新兴应用中逐步导入,展现出良好成长潜力。
2025年,植物照明终端需求持续回升,加上新技术方案的逐步落地,将成为推动农业照明LED稳定成长的关键。
首先,果蔬及花卉的本地化种植需求上升,健康营养消费趋势和政府补贴推动新型集成化、多功能温室园区加速建设。其次,市场正迈入新一轮照明设备更换周期,2020–2021年间安装的旧灯具(多为3–5年质保期)预计将在2024–2025年陆续更新。
农用LED照明灯具是一个极具潜力的市场
新一代产品需满足更高的光合光子效率(PPE)、光强及可调多通道控制需求,驱动整体市场进一步发展。